不同健康梯度的日用電溫度響應模型
不同類型區域的線損分布
近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邊緣計算課題組在智能電網大數據分析領域取得新進展,對大規模電力數據進行了時域和空間域綜合分析,研究成果發表在Energy reports(影響因子:6.87)。
電力損耗一直是智能電網數據分析領域的熱點,線損率是衡量電力損耗和電網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降低線損是電力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目前大多數研究是基于理論數據或少量實際數據,很少有大規模實際數據的研究。這個問題制約了智能電網大數據分析的發展。
在題為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line loss rate: A case study in China的研究論文中,科研人員以中國五年間大規模的電力數據為基礎,通過建立聚類模型、溫度響應模型和新的電力損耗臺區健康梯度評價指標,對大規模電力數據的時域和空間域進行綜合分析,在線損率的時域演化,線損率與季節的關系,臺區健康模式的組成,能源消耗特征和分布特征等多個方面取得新的分析結果,對未來智能電網發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該研究得到了中國科學院網絡控制系統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工業控制網絡與系統研究室)